2025年初,中美贸易焦灼的事态骤然升级。美国方面酝酿对来自中国的商品普遍征收高额关税(传闻最高可达60%);中国则考虑对美国产品做对等报复,能源领域的液化石油气(LPG)首当其冲。在美方拟议措施下,中国对进口美国丙烷和丁烷加征一定的关税,迫使采购转向中东等其他供应源。这一前景意味着全球LPG贸易流向、价格和物流格局将被迫重新调整。回顾2018年,中美曾互相加征一定的关税:当年中国对美LPG征收25%关税(作为对美国措施的报复),直接引发2018–2019年间中国自美国的LPG进口贸易近乎停滞。直到2020年双方达成部分豁免后,这一贸易才回到正常状态。此后中国对美LPG依存度迅速攀升,当前中国不断扩张的石化需求高度依赖美国供应:2024年中国进口了约460万吨美国乙烷(占美国乙烷出口总量近53%),以及约1500万吨丙烷(占美国丙烷出口约32%)。美国供应如今占到中国丙烷进口超过6成。由此可见,2025年4月中美双方再度祭出高达34%的关税壁垒,将对乙烷和丙烷市场产生显著冲击,其影响需要结合供需格局仔细研判。
在乙烷方面,表面看中国进口美国产乙烷的成本将因34%关税大幅度上升,但实际到岸价很可能“不升反降”。原因主要在于美国是全球唯一的乙烷散装供应国,而中国目前几乎是唯一具有大规模接收能力的买家。关税生效后,美国乙烷出口将面临严重受阻,为维持出口渠道通畅,美国离岸价(FOB)势必大幅下调,与关税成本形成对冲。从市场反馈看,美方供应商与中国买家可能共同吸收部分费用冲击,其中美国现货市场的乙烷价格下行的可能性大于亚洲到岸价上行的空间。换言之,美国乙烷MB市场行情报价为适应新关税将出现深幅让利。以蒙特贝维(Mont Belvieu)市场为例,近期乙烷基准价约$204/吨,运至中国到岸价约408美元/吨。随着中国对美商品加征34%的关税,以及欧盟对于美国的反制关税,这将导致美国的天然气无法大量出口,而上游天然气开采的节奏短期难以缩减,这造成天然气大幅涨库,价格将出现暴跌,跌至$2-3/MMBTU的水平,这直接引发乙烷的价格会深跌到150美金/吨以下,运至中国价格不足320美元/吨;倘若加征34%的关税,则到岸价格在430美元/吨的水平,比现在增加约20美元/吨的成本,则关税的影响并不明显。
同时,贸易冲突还通过下游商品市场间接利好中国乙烷裂解项目。由于中方对美方聚乙烯(PE)等石化产品也施加限制,美国聚乙烯出口受阻,美国聚乙烯的成本优势彻底丧失,反而出现对亚洲市场供给不足,亚洲市场供应趋紧将推动PE价格上扬。这种变化将扩大中国一体化乙烷制烯烃项目的利润剪刀差:原料端乙烷价格轻微走高,而产品端聚乙烯价格走高幅度或许更大,两头挤压使乙烯—聚乙烯链条利润空间拓宽。进口乙烷相对本地原料的经济性优势依然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的乙烷裂解—聚乙烯一体化装置将享受原料降本和产品涨价的双重利好,在区域市场上具备更强的盈利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针对哪些只能来自于中国而没有替代的产品并不征收高额关税,这也代表着中国政府可能会实现差异化的关税政策。针对那些只能来自美国的而无另外的替代的商品可能会维持原有的税率政策不变,比如乙烷的关税就是1%。这也代表着跟着时间的推移,乙烷可能并不受反制关税的影响。
在丙烷方面,中国有能力通过多元化采购来替代美国货源,但难免付出成本上升的代价。若34%关税实施,能预见中国自美国丙烷进口量将急剧萎缩,贸易商将改由中东等传统供应地调剂货源。同时,中国可能通过与日本、韩国等现有美国LPG买家进行换货操作,即由这些国家承接原本运往中国的美国产船货,中国则转购其原定中东份额,从而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填补美国货缺口。这种全球VLGC运力和货流的重组有望减轻LPG供应中断的冲击。
2025年中国需替代的美国丙烷体量接近1500万吨,远超2018年300万吨的规模。即使通过日韩换货和中东挪货方式,中国仍面临约200万吨的结构性缺口,需通过调整长约、加大中东现货采购或降低PDH开工率等手段进行应对。由于当前中国对美丙烷依存度较2018年大为提高,这一替代过程将比当年更复杂且伴随更高成本。中东现货供应相对紧张,加之航程和时间成本增加,预期替代采购的到岸价较此前从美国直接采购有明显上涨。换言之,中国PDH原料丙烷的成本曲线将整体上移。如果美国海湾地区出口受阻,全球供应将收紧并对丙烷、丁烷价格产生推升效应,尤其中国烯烃行业对美LPG高度依赖,因此首当其冲。能预见,中国丙烷脱氢(PDH)制丙烯企业将面临原料价格飙升、加工利润被挤压的局面。
成本大幅攀升将压低PDH装置的利润率,部分边际产能甚至有可能出现亏损。不过,这一冲击有望通过下游产品价格的传导得到一定缓冲。随着进口丙烷的大幅减少,中国PDH装置开工率可能下降,国内丙烯供应收缩将推高丙烯现货价。同时下游PO、丁辛醇和高吸水树脂(SAP)等衍生产品价格也会随原料成本水涨船高,从而为拥有下游配套的一体化PDH项目提供减震垫。与仅出售丙烯单体和PP的PDH工厂相比,具备聚合物一体化生产的PDH装置可以将部分原料成本转嫁给终端产品,因而利润受损相对较轻。2018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那些上下游一体化运营的丙烷脱氢企业表现出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因此,预计2025年在34%关税压力下,中国产品线相对单一的PDH项目的利润将大幅下滑,而具备丰富的下游延展比如丙烯酸及衍生物、环氧丙烷-聚醚产业链的综合项目仍能维持收支平衡附近的相对稳定状态。
整体而言,中美互征34%高额关税对乙烷链和丙烷链的影响截然不同,也再次凸显出产业链一体化的重要性。乙烷可能呈现出人意料的利好局面:美国乙烷出口受阻导致美国市场价格大跌,抵销了关税成本,使中国乙烷到岸价不升反降;同时美国聚乙烯对亚洲的供应缩量推动区域聚烯烃价格上行,中国乙烷裂解制烯烃项目的原料-产品价差扩大,盈利能力或有提高。丙烷则面临一定的负面冲击:中国被迫以更高成本从中东等地获取丙烷,PDH制丙烯的生产利润受到挤压。不过,国内丙烯及下游产品的价格也许会出现上涨为下游一体化项目提供了一定缓冲,减轻了利润下滑的幅度。对比2018年的经验可发现:当年美丙烷受关税影响几乎退出中国市场,中国迅速转购中东货源并推动丙烯价格上扬,一体化PDH项目表现相对平稳。这佐证了目前的判断——上下游配套完善的石化项目在贸易冲击下抗风险更强,其利润收窄程度要远小于无下游配套或简单加工的项目。
展望后市,在中美关税对峙持续的背景下,乙烷和丙烷市场将趋于重新平衡:乙烷进口量价俱稳并可能加速扩张,巩固中国乙烯产业的新兴优势;丙烷则因来源调整和成本上升导致PDH行业进入低毛利周期,部分装置可能被迫降负荷运营。不过,若中美贸易环境出现缓和,关税壁垒解除,这种局面亦可能逆转——届时美国乙烷、丙烷对亚洲的供给和定价将回归正常轨道。但在当前情景下,能预见乙烷链利润将保持现有优势,而丙烷链利润承压下滑。中国相关企业需据此调整策略:乙烷裂解一体化项目可抓住契机满负荷生产,以获取超额利润;而丙烷脱氢企业则应加强风险管控,优化原料采购和产品链布局,通过提高一体化程度来提升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整个行业在高关税的新常态下将呈现分化走势:上游资源方让利保市场,下游整合者胜出,这将成为2025年后期乙烷与丙烷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脉络。
5月18日凌晨,浙江瑞安市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5月17日上午,网传马屿镇中心小学教师林某某惩戒学生行为的视频。
5月17日(发布时间)湖南茶陵。#民政局财务侵吞低保户电费补贴170万 ,用于充美容卡、房屋装修等个人消费,因贪污罪获刑五年。#低保户每年70元电费补贴都被惦记
患者家属代取款被要求必须本人到场,家属无奈将患者从医院抬到银行,取钱两小时未果离世。
后续跟上……深山里废弃的老屋,狗子突然对着窗口狂吠…结果发现是???#寻山 #野山 #徒步 #水缸 #残垣断壁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少年因“手机病”诱发高血压的病例增多中青年患者因隐匿性强导致知晓率低下而老年群体则需注意血压测量的科学性因此防治需全年龄层重视青少年警惕三大问题引发高血压武汉儿童医院近期接诊了一名14岁高血压2级患者阳阳(化名)。他身高1.
35岁的国企会计小李,身材匀称,日常饮食清淡,体检时却查出了脂肪肝,这让他满心疑惑:“我不是胖人,也不怎么喝酒,怎么就得了脂肪肝呢?”
近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公布2025年非采暖季天然气发电价格有关事项。
5月17日,浙江瑞安一小学教师被指殴打10岁小学生,并把他抱到三楼窗口威胁要将其扔下去,引发全网关注。“现在家长已经报了警,教育局也介入了,也验了伤,是我的问题我不推卸。”